帮助中心
旅游度假帮助
【普陀山景点】 - 普陀山三洞
2013-03-07来源:北方假日旅行网

 

朝阳洞

景点介绍:过仙人井,登几宝岭东望,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,伸鼻举目,眺望东海,此即为象岩。象岩上侧,犹有驯服似兔的兔岩。象岩以东临海处,复道转折,层梯而下,有一天然洞窟,广不逾丈,却幽邃窍冥。洞外巨石参差,积叠人海。洞面朝东洋,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。每当晴日,清晨在此看日出,观海景,景色壮丽,堪叹观止。旭日“巨若车轮,赤若丹沙,忽从海底涌起,赭光万道,散射海水,前鲜想曾光耀心目。”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“朝阳洞”,并把“朝阳涌日”列为普陀十二景之一。在普陀山见日出,以朝阳洞为先。

  

潮音洞

景点推荐:紫竹林东海隅百步沙以南,有一古洞名“潮音洞”。传说唐大中元年,有一印度僧人在洞口焚烧十指,礼拜观音,洞内忽放异彩,观音大士现身,并授以七色宝石。自此潮音洞,潮音古洞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,并不断有信徒前来仿效,自残礼佛。现在,洞上还依然留存着明万历年间都督李分、参将陈九思树立的“禁止舍身燃指碑”,可见历代信徒们的笃信和虔诚。

景区介绍:潮音洞位于普陀山岛东南紫竹林庵前,龙湾之麓,不肯去观音院下人海处。洞半浸海中,纵深30米左右,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,洞内怪石交错,犬齿森然,不可容足。此处海岸曲折往复,巉岩峭壁,怪石层层叠叠。洞底通海,顶有两处缝隙,称为天窗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御书“潮音洞”刻于洞壁。

 

梵音洞

景区介绍:梵音洞山色清黔,苍崖兀起,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,中嵌横石如桥,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。两陡壁间架有石台,台上筑有双层佛龛,名“观佛阁”,前可望海,后可观洞,相传为观音大士显圣处。凡欲观览梵音洞者,先要从崖顶迂回顺着石阶而下,然后来到观佛阁。洞深幽,在阳光海潮作用下,洞内岩石各显奇形变幻莫测。据传在这里观佛,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,即使是同一个人,也会随看随变,极其奇异。此地又为梵音洞观潮最佳处,佛阁下曲屈通大海,海潮人洞,拍崖涛声如万马奔腾,如龙吟虎啸,日夜不绝,闻之者无不惊心动魄。佛家信众至此,多喜在洞口膜拜,祈求见到观世音菩萨的现身法相。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年),皇帝御书“梵音洞”额赐挂于此处。


 
【更多相关阅读】

在线问答

大 连:0411-82657777
哈尔滨:0451-88899998

官方微信

Copyright 2005-2016 bfj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ICP证:辽ICP备14000695-1  IDC证:黑B2-20050552  哈公网监备2301001002  辽公网安备 21021102000059号
图片源自网络,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yangy@bfjr.com, 我们尽快处理!